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1-25 08:54:43
三国中有许多军事集团。大一点的有志于参与争夺天下,小一点的满足于割据一方。
这些集团有没有竞争力,上下之间是否相互信任是一个重要因素。
刘备在众多人物中成就不是最大。但如果以投入和产出相互比较,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孙权有父兄基业,只有刘备一无所有,最终能够三分天下实属不易。
刘备与部下关系的主基调是信。火烧新野后,曹操追杀刘备。赵云因在混战中丢了刘备家小,便返身杀回敌阵找寻。靡芳不知其情,告诉刘备说赵云投了曹操,张飞也帮腔道:“赵云看到我们势穷力尽,肯定是投降曹操去了!”刘备在紧急关头却很理性,对赵云很有信心:“子龙此去;必有事故。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,子龙从我于患难,心如铁石,非富贵所能动摇也。”
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,部将黄权投降了曹丕。有人建议刘备捉拿黄权的家属来抵罪。刘备说:“黄权的部队给东吴割断在江北,想撤撤不了,不得已才投降魏国,是我对不起他,不是他对不起我。”刘备吩咐手下把黄权的俸禄依旧给他的家人。
黄权投降曹丕,曹丕鼓励黄权做陈平、韩信一类人。陈平、韩信最初在项羽手下,后来投靠刘邦,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。黄权很老实,自称深受蜀帝厚恩,出于无奈投降魏国,不敢同古人相比。有人传播小道消息,说刘备杀了黄权家小。黄权说:“我与蜀主推诚相信,知臣本心,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!”
刘备和黄权之间的君臣互信体现了良好的上下级关系。正因为如此,刘备手下很少有投降的人,一个个忠诚度都很高,黄忠、赵云等年过七十还在前线战斗。其中,黄忠战死沙场。
作为一个管理者,知人一定要深,信人一定要笃,要善于在复杂纷坛的现象中明察是非。太史慈被孙策擒住,孙策相见恨晚,待之甚厚。太史慈投降了孙策,并提出去招降一批死党。两人约好第二天中午回来。太史慈去后,孙策手下之人都说太史慈不会再来,孙策却深信不疑。第二天,太史慈果然带领一千多人如约归来。孙策有江东小霸王之称,他身上有着王者的大度和豁达。
曹操有奸雄之称,一生多疑。本来满身英雄气概的曹操,因为多疑杀害了吕伯奢一家,留下了一句遗臭万年的名言:“宁使我负天下人,不使天下人负我。”
官渡之战中,曹操后勤供应不足,军粮告罄。这个时候,老同学许攸来了。许攸本来是袁绍的谋士,这个时候突然来到曹营。曹操充满了怀疑,所以,当许攸问及军粮还能支撑多久时,曹操一个劲儿地撒谎。先是说可以支撑一年,接下来一直从半年、三月说到一月。直到许攸拿出截获的书信,曹操才承认军粮已经用尽。许攸献计曹操到乌巢劫粮。曹操一面言听计从,一面安排许攸留在曹营,同时做好了防止袁绍偷袭的准备。官渡之战,许攸是关键人物,曹操对之有信有疑,最终利用许攸的谋略打败了实力强大的袁绍。曹操打败袁绍后,截获了大量秘密文件,其中不少是手下写给袁绍的效忠信。对此,曹操不屑一顾,一把火烧了这些信,说,那个时候,连我自己都想投降,何况众人呢?曹操此举,是对人性的深切洞察,也是对自己领导能力的信心,这些手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无疑会更加卖力,也会更加忠诚。
信与疑在领导者的用人之道是一种矛盾。“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”是中国的古训。这句话把人分成两类,一类是可用之人,一类是可疑之人。我国有德治的传统,可用之人指的是有德之人,可疑之人指的是小人。前者可以委以重任,后者则不可以。能够加以任用的人不能怀疑,有所怀疑的人就不应该加以任用,这句话简捷明了,现在还是不少单位或领导的用人圭臬。
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思想,哪些人属于用人不疑,那些人属于疑人不用领导者说了算。领导者在这个问题上把握不好往往容易犯错误,马谡是诸葛亮信任的人,诸葛亮用人不疑,结果失去了军事要塞街亭。魏延是在诸葛亮看来脑后生反骨,日久必反的人,所以诸葛亮没听魏延出奇兵偷袭长安的计谋,失去了打败魏军的大好机会。诸葛亮是有名的贤相,尚且如此,等而下之者,难免“说你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,说不行就不行,行也不行。”中国封建社会里,做官以奉承上级的意志为心照不宣的秘诀,大概与此有关。
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先不断定哪些人能用,哪些人不能用,可用不可用,让实践来检验,就是北方农民所说的“是驴子是马。拉出去溜溜”。传统社会里,由少数掌权者根据自己的感觉,未卜先知地把人定性为可以任用之人或值得怀疑之人,是武断的,也是对人的不尊重。
现代社会比传统社会的进步就在于有制度,应该做到“用人要疑,疑人要用”。用人要疑,就是在用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督,天下没有不犯错误的人,没有监督的权力难免要腐败。疑人要用,是指有些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,但是不妨在制度约束的情况下用其之长。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人尽其材的社会。在这样的社会里,每个人的才能都能得到尊重,每个人都应该有得到锻炼的机会、发展自己的机会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,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,我们每个人也将生活得更加自由、更加幸福。